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鲁云(左一)引导旅客测温进站(1月18日摄)。
今年55岁的鲁云1月18日正式从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岗位上退休。闲不住的她脱下“蓝制服”直接换上“红马甲”,加入合肥南站的志愿者队伍,在合肥南站红枫志愿服务台继续自己的第32个春运。
被大家亲切称为“鲁大姐”的鲁云说:“不管是在客运值班岗,还是在志愿服务台,做好春运服务,让旅客一路平安到家的目标始终不变。”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鲁云在工作(1月18日摄)。
今年55岁的鲁云1月18日正式从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岗位上退休。闲不住的她脱下“蓝制服”直接换上“红马甲”,加入合肥南站的志愿者队伍,在合肥南站红枫志愿服务台继续自己的第32个春运。
被大家亲切称为“鲁大姐”的鲁云说:“不管是在客运值班岗,还是在志愿服务台,做好春运服务,让旅客一路平安到家的目标始终不变。”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鲁云在服务旅客(1月18日摄)。
今年55岁的鲁云1月18日正式从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岗位上退休。闲不住的她脱下“蓝制服”直接换上“红马甲”,加入合肥南站的志愿者队伍,在合肥南站红枫志愿服务台继续自己的第32个春运。
被大家亲切称为“鲁大姐”的鲁云说:“不管是在客运值班岗,还是在志愿服务台,做好春运服务,让旅客一路平安到家的目标始终不变。”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鲁云(左一)和安检员交流(1月18日摄)。
今年55岁的鲁云1月18日正式从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岗位上退休。闲不住的她脱下“蓝制服”直接换上“红马甲”,加入合肥南站的志愿者队伍,在合肥南站红枫志愿服务台继续自己的第32个春运。
被大家亲切称为“鲁大姐”的鲁云说:“不管是在客运值班岗,还是在志愿服务台,做好春运服务,让旅客一路平安到家的目标始终不变。”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鲁云(前右)和同事交流(1月18日摄)。
今年55岁的鲁云1月18日正式从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岗位上退休。闲不住的她脱下“蓝制服”直接换上“红马甲”,加入合肥南站的志愿者队伍,在合肥南站红枫志愿服务台继续自己的第32个春运。
被大家亲切称为“鲁大姐”的鲁云说:“不管是在客运值班岗,还是在志愿服务台,做好春运服务,让旅客一路平安到家的目标始终不变。”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1月18日,客运值班站长鲁云(左)在合肥南站和旅客交流(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下图:1月20日,志愿者鲁云(左)在合肥南站服务旅客。新华社发(许木南摄)
今年55岁的鲁云1月18日正式从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岗位上退休。闲不住的她脱下“蓝制服”直接换上“红马甲”,加入合肥南站的志愿者队伍,在合肥南站红枫志愿服务台继续自己的第32个春运。
被大家亲切称为“鲁大姐”的鲁云说:“不管是在客运值班岗,还是在志愿服务台,做好春运服务,让旅客一路平安到家的目标始终不变。”
新华社发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1月18日,客运值班站长鲁云(中)在合肥南站工作(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下图:1月20日,志愿者鲁云(左)在合肥南站服务旅客。新华社发(许木南摄)
今年55岁的鲁云1月18日正式从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岗位上退休。闲不住的她脱下“蓝制服”直接换上“红马甲”,加入合肥南站的志愿者队伍,在合肥南站红枫志愿服务台继续自己的第32个春运。
被大家亲切称为“鲁大姐”的鲁云说:“不管是在客运值班岗,还是在志愿服务台,做好春运服务,让旅客一路平安到家的目标始终不变。”
新华社发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1月18日,客运值班站长鲁云(左)在合肥南站和志愿者交流(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下图:1月20日,志愿者鲁云(右)在合肥南站和工作人员交流。新华社发(许木南摄)
今年55岁的鲁云1月18日正式从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岗位上退休。闲不住的她脱下“蓝制服”直接换上“红马甲”,加入合肥南站的志愿者队伍,在合肥南站红枫志愿服务台继续自己的第32个春运。
被大家亲切称为“鲁大姐”的鲁云说:“不管是在客运值班岗,还是在志愿服务台,做好春运服务,让旅客一路平安到家的目标始终不变。”
新华社发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1月18日,客运值班站长鲁云在合肥南站工作(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下图:1月20日,志愿者鲁云(左)在合肥南站服务旅客。新华社发(许木南摄)
今年55岁的鲁云1月18日正式从合肥南站客运值班站长岗位上退休。闲不住的她脱下“蓝制服”直接换上“红马甲”,加入合肥南站的志愿者队伍,在合肥南站红枫志愿服务台继续自己的第32个春运。
被大家亲切称为“鲁大姐”的鲁云说:“不管是在客运值班岗,还是在志愿服务台,做好春运服务,让旅客一路平安到家的目标始终不变。”
新华社发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