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面对大战大考之年,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坚守“作栋梁、撑砥柱”的责任担当,以“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推进落实“六街三十条”,切实服务辖区群众。
据观音桥街道近期“对账单”数据显示,其党建引领物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有进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创新,五个组团经济服务格局有谋划,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有成效。
聚智汇力谋划“六街行动”显担当
观音桥街道地处重庆主城区核心地带,坐落在嘉陵江北岸,南与渝中区隔江相望,北与渝北区接壤相连,是重庆和江北的一张靓丽名片。辖区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左右,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近百万;下辖22个社区,辖区内封闭式住宅小区118个,高层建筑466幢,老旧散小区楼栋645栋;限上重点服务业81家,中小型企业6800余家,个体工商户8400余家,呈现经济总量大,社区数量多,人口基数大,人员密集复杂街情。
观音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驰介绍说,“六街行动”是街道建设“都市形象展示厅、商贸领航核心圈、文明幸福示范街”的重要抓手,涵盖基层党建、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凝心聚力、文化提升等总体工作。“强基立街行动”意在突出固本强基,立足抓基层打基础求突破,推动服务力量向基层下沉,为街道更高发展打牢根基;“环境靓街行动”是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擦亮城市窗口;“安商富街行动”旨在全面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构建辖区经济发展新格局;“依法治街行动”是结合街道实际,将法治与街道中心工作融合,开启基层法治建设新模式;“文化兴街行动”是充分依托文化资源,挖掘地域文化和“观音桥老字号”,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聚力强街行动”是持续发挥党建统揽作用,人大、政协、统战、武装、群团工作齐头并进,凝聚力量、提振士气。
提质增效实施“30条措施”促发展
“三十条措施”是“六街行动”的具体工作体现,也是街道每年目标任务落实落地的载体。
今年上半年,观音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在巩固发展历届班子搭建的坚实基础上,依据辖区实际提出六街行动,罗列党建引领化矛盾、全力以赴促发展、九街扮靓再升级、社区治理系统化等三十条项目清单并一一推动落地实施。
全力以赴促发展。落实领导联系辖区重点企业、经济部门联系辖区中小企业、社区联系小微企业的服务制度,上半年走访企业48家解决问题15件;建立街道、辖区派出所、企业联系机制,落实“警企街”联动,维护良好营商环境;经济指标运行平稳,1-6月限上社商销售总额118.92亿元,同比降幅收窄9.29%;限上重点服务业1-5月营业收入32.96亿元,同比降幅收窄7.29%;固定资产投资1-5月18.08亿元,同比增长179%。
九街扮靓再升级。配套夜经济,催生新发展,再塑新形象。引进戏台火锅、makeup酒吧等20余家商户入驻,北仓文创园区融入增加新元素完成景观深化改造,鲤鱼池42号以“时尚潮流”为改造主题进一步丰富优化业态,C星球项目实施整体升级改造。
社区治理系统化。一是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塔坪101-113号雨污分流、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公共绿化景观,该项目已作为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纳入市设计院评审;启动建新东路沿街的鲤鱼池145号-152号立面粉刷、景观美化等外围改造整治;二是启动物业小区治理现代化试点,在明珠社区和鹏润蓝海社区推行基层事务公开小程序,解决事务财务不公开化导致的利益之争,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三是完善基层自治管理手段,发动物业公司自筹自治自管,“线上+线下”结合推进“社区食堂”项目,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整合资源清顽疾。银鑫农贸市场管理一直面对产权分散、经营主体多、利益格局错综复杂等现实难题,街道重拳推进改造升级,党政一把手总牵头,联系领导重点抓,相关科室强力推,职能部门配合做,大事小事“周周议”,促进各方利益协调、化解矛盾冲突,目前92%的小产权人已签订商管协议,改造装修工程已启动实施。
维护稳定保安全。在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上,搭建安全监管信息化中心平台,建立安全信息数据库,实行隐患点位、风险等级动态监管,夯实主体监管责任;在织密织牢安全网方面,以网格为单元对老旧小区、危化企业、九小场所等进行安全生产排查整治,落实地质和危房点巡查上报机制,累计巡查1600余次,隐患整改率达95%;在充分发挥“老马工作室”化解矛盾品牌效应上,已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上半年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45件,化解率达93.5%。
党建引领化矛盾。同创国际小区作为全区党建引领物业矛盾纠纷化解挂牌督办点,街道专门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遵循“党建引领、依法治理、居民自治”模式,在小区内建立楼栋党支部,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引领作用,党员业主敢于亮明身份,协助参与推进业委会成立,为依法有序推进物业矛盾纠纷化解夯实基础。
(刘萍)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