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别动!否则对你使用警械!”近日从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新区分局大路派出所里传来铿锵有力地声音,放眼望去,只见一位肩扛“两毛三”、全副武装的老民警拿着伸缩警棍正在用力击打一个橘色橡胶假人,很难想象这是一名55岁的民警做出的警情处置规范动作。
“这是我们派出所年纪最大的民警张建朝,正在‘训练角’进行警务技能训练。”所长罗海波在现场无不欣慰地说。
基层派出所是公安教育训练的“末梢”,但工学矛盾、基础保障、组织管理等问题较为突出,尤其像大路派出所这样的基层派出所,地处镇江市区最东边,距离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有50余公里,每次训练往返都需要近两个小时。因此,派出所立足警务实战训练需求,大力推进“训练角”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派出所自主训练,打通民警训练“最后一公里”,坚持把宝贵时间用在“刀刃”上,做到“足不出所”即可开展包括警情处置、警械具使用、最小作战单元训练、红蓝对抗等多种警务实战训练,实现教育训练向基层延伸、向常态推动、向全警覆盖。
走进室内“训练角”,“训为用 练为战 打造尚武警队”的标语就映入眼帘,力量训练区、有氧运动区、自由搏击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防暴盾牌、抓捕叉、警棍等10余种警务训练设备一应俱全,可模拟持刀抢劫、暴力抗拒执法等多种应急处突和常见警情场景。此外,还建立模拟警情处置训练系统,规范民警接处警中“法言法语”的使用和处置程序,适应不同警情的模拟处置。
罗海波介绍道:“虽然大路派出所警力较少,但要达到全体民警、辅警实战训练全覆盖,故所里把每个值班组的民警和辅警组成最小作战单元,邀请分局警务实战教官,选拔派出所民警担任‘小教员’”共同授课,”
此外,大路派出所按照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训练量要求,每周制定训练计划,分步分项强化法律条文、语言控制、徒手控制等基础科目训练,结合案例组织开展现场处置实战协同训练,从而提升基层民警规范执法水平和安全防护能力。
“训练角”建成短短2月有余,效果立竿见影。自今年9月以来,大路派出所接处警193起,没有接到一起警情因不规范处置引起的有效投诉,也未发生一起暴力妨害执行公务案件。
(李红根 杜岑琳)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