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为群众办实事】南昌经开区创新服务模式响应民生期盼
时间:2021-07-13 09:04:12

改善民生,要抓住重点难点问题,“一老一小”就是典型。南昌经开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社区托育服务、卫生服务站等“小切口”解决“大民生”,让辖区“一老一小”获得更好照料。

呵护“小”——

托育服务为婴幼儿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照护服务

为满足群众日益迫切的托育服务需求,南昌经开区依托全区“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积极探索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采用“1+N+X”模式(即1家智慧托育示范中心,联动周边社区N家托育点,赋能辖区邻里中心服务,实现家庭育儿指导、亲子教育等X种功能),率先启动规范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打造了南昌经开区智慧托育示范中心——南昌经开区智慧托育园,为婴幼儿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照护服务。

7月8日一大早,记者走进南昌经开区智慧托育园,一个可视化大屏映入眼帘,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中心内的温度、湿度、甲醛指标,以及卫生环境、食品采购过程等日常管理信息。在各班级的教室门口,授课课程、教师动态、孩子健康等信息一览无遗。据介绍,该中心采用“民办公助”模式,政府提供场地,引进市场化托育服务专业机构运营,招收辖区内0—3岁婴幼儿,并根据不同年龄段,设有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等班型,可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

当日8时许,家住南昌经开区蛟桥镇赤府新村的居民杨女士像往常一样,开车送孩子来智慧托育园“上学”。南昌经开区智慧托育园开园后,身为上班族的杨女士夫妻俩便把孩子送了过来。托育园专业的育儿老师、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惠的费用及民办公助的监管模式,让杨女士很放心。

托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推进,也需要多方合力、整合资源。目前,南昌经开区已完成“1”(南昌经开区智慧托育园)的建设及“N”个托育点铺设工作,其中蛟桥镇6个、白水湖管理处2个。“下一步,我们将联动区疾控中心、区妇联等部门,以1家智慧托育中心联动‘N’个托育点,赋能‘X’种功能,真正实现‘1+N+X’上下联动的统一管理服务模式,为南昌经开区实现普惠托育。”南昌经开区卫计办副主任范丽莉表示。

爱护“老”——

社区卫生服务站畅通就医“最后一公里”

“张爷爷,今天头还晕吗?请撸起左胳膊的袖子,我再给您量一下血压。”今年73岁家住南昌经开区蛟桥镇黄家湖社区的张铁红是一名独居老人,前段时间,老人经常犯头晕,因儿女不在身边,自己又行动不便,老人第一时间联系的是黄家湖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接到消息,医护人员便迅速赶到张铁红家中为其体检。结合检查情况,医护人员为张铁红制定了专属的诊疗方案,并从合理用药、心理护理、日常饮食等方面进行了健康指导。

“谢谢你们的关心与帮助,我这几天感觉舒服多了。”张铁红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平时有问候、小病有服务、大病有帮助”的邻里式服务感到非常暖心。

随着分级诊疗的深入开展,把大量的医院门诊量引流到基层医疗机构迫在眉睫。为进一步改善辖区就诊环境,让群众尤其是老年人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南昌经开区依托“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以“1+N”模式,在辖区打造了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据了解,黄家湖社区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南昌经开区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延伸站点,服务站设置了内科、外科等多个科室,可为辖区范围内的居民群众提供疾病预防和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医养结合等基层诊疗服务。下一步,南昌经开区还将在辖区范围内的其他社区设立3个卫生服务站,助力打造15分钟就医圈。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

发表评论